麻醉医师是干什么的?很多人会认为,他们就是其他医生给患者做手术时负责打麻醉针的人。然而,“打一针就好了”是大众对麻醉医师认识普遍存在的误区。事实上,“开刀去病,麻醉保命”,这句话才真正能够诠释麻醉医师的重要。
每年3月的最后一周是“中国麻醉周”,借此,记者带你走进市妇幼保健院麻醉科,揭秘麻醉科医护人员的日常生活。
默默无闻 坚守岗位
2020年某日凌晨2点,市妇幼保健院的手术室里仍在忙碌着,萦绕在耳边的是麻醉机一声声此起彼伏的嘀嗒声,一个个聚精会神的身影围在手术床旁,灵巧的双手在无影灯下穿梭。“手术成功了!”一位产后大出血的产妇被他们从“死亡线”上拉了回来。
跳动的监护仪屏幕上,彰显的是对美好生命的昭示,还有全体医护人员对自己肩负责任的那份义不容辞。这就是他们工作的日常,是无数日日夜夜的一个缩影。
作为麻醉科的医护人员,每天一上班,忙碌的脚步就模糊了时间。手术室的工作缺乏规律性,只要一上班就不知道什么时候可以下班。一旦手术量增加,这对于麻醉科来说也是个考验,为了保证工作的正常运行,市妇幼保健院麻醉科的医护人员兢兢业业,加班加点,克服种种困难,默默的坚守在工作岗位上。
“在手术室里,没有份内份外事情之分,对待工作,一刻也不能懈怠,要竭尽全力配合主刀医生完成手术,让患者健康的离开手术间。”麻醉科主任任海雪说道。
生命监测 守护患者
当无影灯开启,患者进入深眠,他们一切的外在生命表现形式都化为监护屏上的数字和线条。在外人看来,患者睡去便意味着麻醉工作的结束,然而事实上,这场战斗才刚刚打响。血压、脉搏、呼吸、心电、血氧饱和度……监护屏上的曲线无声地记录着患者的生命体征。麻醉以后,患者没有了意识和自主呼吸,所有生命体征的监测都要由麻醉医师全程跟踪来完成,一旦出现任何异常,他们就要立即进行处理。对于麻醉医师而言,每一场手术都必须全力以赴,帮助患者舒适、安全地从麻醉中恢复。
早几年的某个深夜,一位因发烧、精神状态欠佳的6个月女婴被送往医院急诊科,确诊为右侧腹股沟斜疝嵌顿,随后孩子被快速转入外科病区,麻醉科任海雪接到通知后立即通知人员做好手术准备。
术中发现患儿的情况非常严重,右侧卵巢及附近组织局部颜色发黑,可疑坏死。为保证手术的万无一失,医护们反复确认手术器械、术中所用仪器等,在麻醉科等科室的全力配合下,患儿顺利渡过难关。
紧张的手术完成了,然而,医护人员仍然不能停歇,手术间和走廊需要持续进行消毒、整理;不能按时吃饭,只能轮流就餐,还要时刻注意手术室的情况;不能按时下班也成为他们的常态,须24小时全天候准备着……他们的辛苦是显而易见的。不过即使再累,他们依然给予患者甜蜜的微笑,深深的祝福和关切的问候。
无痛分娩 造福产妇
2019年3月18日,市妇幼保健院成为国家首批分娩镇痛试点医院,这正是得益于医院“舒适化麻醉医疗服务”的推广。从2015年12月起,该院在原有基础上大力推广分娩镇痛技术,开设有无痛分娩、无痛人流等。如今,选择分娩镇痛的产妇越来越多,每月无痛分娩量占全院自然分娩量的比例不断攀升。
“医院开展无痛分娩,为孕妇提供最安全最科学的舒适医疗方案,保证胎儿安全,孕妇安全,使孕妇在分娩过程中无痛舒适,避免剖宫产带来的回复慢、感染、出血等风险。”任海雪表示,分娩镇痛和手术麻醉不一样,无痛分娩用药相当于剖宫产麻醉师的五分之一至十分之一,可控性强,安全性高,产妇意识清醒,能主动配合、积极参与整个分娩过程。这些都得益于每一位麻醉医师高超的技术和爱的坚守。
优良技术 优质团队
市妇幼保健院麻醉科技术力量雄厚,配备23名医护人员,其中麻醉医师9名、护士14名;麻醉副主任医师1名、主治医师7名、住院规培医师1名,副主任护师2名,主管护师1名、护师6名、护士5名,是一群年轻化、知识化、饱含工作热情的人才队伍。
自麻醉科设立以来,院领导高度重视麻醉科的建设,引进优秀人才并投以大量资金完善麻醉设备。科室目前开设有6个功能齐全的手术间,拥有先进的国内或进口多功能麻醉机、进口腹腔镜、进口宫腔镜、先进的心电监护仪、除颤仪、多功能高频电刀、进口光纤维麻醉喉镜等先进设备,可以满足各类手术患者的临床麻醉需求。
一直以来,市妇幼保健院麻醉科全体医护人员都以饱满的热情、积极的态度和与时俱进的精神迎接着一个又一个的机遇和挑战,传承着勇攀高峰、勇往直前的精神,他们用责任和担当守护着患者的生命安全,用创新和爱心为无数患者提供无痛舒适化诊疗,他们的奉献和付出,被称为手术台上当之无愧的“幕后英雄”。